
Essay of my Understanding, my Observation and my Thinking
此書是任熾海先生最新著作。任先生在12歲那年,即1947年元月隨家父之後〔家父是1945年奉命到臺灣接收日産工礦公司〕來到臺灣,在臺灣居住了42年,直到自兵工敵退休後在1988年,初次回到大陸觀光,次年1989年來大陸省親並開始經商,到2001年才到大陸上海依子定居,迄今2016年也已為時42年了。在中國大陸期間,經綱頁、雜誌、書藉所搜集的資料、所聽到的傳聞及我在臺灣生活了40多年,將我所看到的事物,把它們彙整起了寫了一本書,書名為在臺灣與中國的《我聞、我看、我思》。所以這本書是一篇不連貫的散文,其中我寫的《中國的崛起》這一篇,是以一個局外人觀察中國崛起的經過。
任熾海,中華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退休工程師,1932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,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,隨母從江蘇上海經浙江、江西、湖南逃難到與先赴廣西的爸親會合。任熾海在日本侵華戰爭逃難的過程中,看到日本人的燒殺虜掠,慘不忍睹,當時...
此書是任熾海先生最新著作。任先生在12歲那年,即1947年元月隨家父之後〔家父是1945年奉命到臺灣接收日産工礦公司〕來到臺灣,在臺灣居住了42年,直到自兵工敵退休後在1988年,初次回到大陸觀光,次年1989年來大陸省親並開始經商,到2001年才到大陸上海依子定居,迄今2016年也已為時42年了。在中國大陸期間,經綱頁、雜誌、書藉所搜集的資料、所聽到的傳聞及我在臺灣生活了40多年,將我所看到的事物,把它們彙整起了寫了一本書,書名為在臺灣與中國的《我聞、我看、我思》。所以這本書是一篇不連貫的散文,其中我寫的《中國的崛起》這一篇,是以一個局外人觀察中國崛起的經過。
任熾海,中華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退休工程師,1932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,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,隨母從江蘇上海經浙江、江西、湖南逃難到與先赴廣西的爸親會合。任熾海在日本侵華戰爭逃難的過程中,看到日本人的燒殺虜掠,慘不忍睹,當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