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The Adventures of Lacquer Painting In Museum (Chinese Edition)
龍南天然漆博物館Long Nan Museum of Natural Lacquer Wares
臺灣天然漆百年史,係臺灣的重要文化財,其中又以南投埔里的天然漆為主。臺灣於1918年,由臺灣總督府引進越南安南漆樹,在魚池鄉蓮華池試驗所試驗種植,早年先於苗栗銅鑼地區推廣。由於埔里地區盆地地形適合漆樹成長,於民國40年引進大埔里地區以農業方式大量生產,爾後開啟臺灣天然漆產業約30年的黃金歲月,極盛時期有近2萬人仰賴天然漆產業為生、漆農約萬餘人,漆樹最高種植面積高達2,500公頃。民國63年生漆年產量高達293公噸,其中半數外銷到日本,並造福國內大臺北市、新竹縣市、鹿港、大溪等地區數十萬人的重要高級家俱漆器產業,深受消費者喜好,並賺取龐大的外匯在案,埔里鎮堪稱臺灣天然漆的故鄉。可惜因時代變遷、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,讓臺灣漆產業沒落。〝龍南天然漆博物館〞是臺灣碩果僅存的漆產業,百年博物館歷經徐家六代人...
龍南天然漆博物館Long Nan Museum of Natural Lacquer Wares
臺灣天然漆百年史,係臺灣的重要文化財,其中又以南投埔里的天然漆為主。臺灣於1918年,由臺灣總督府引進越南安南漆樹,在魚池鄉蓮華池試驗所試驗種植,早年先於苗栗銅鑼地區推廣。由於埔里地區盆地地形適合漆樹成長,於民國40年引進大埔里地區以農業方式大量生產,爾後開啟臺灣天然漆產業約30年的黃金歲月,極盛時期有近2萬人仰賴天然漆產業為生、漆農約萬餘人,漆樹最高種植面積高達2,500公頃。民國63年生漆年產量高達293公噸,其中半數外銷到日本,並造福國內大臺北市、新竹縣市、鹿港、大溪等地區數十萬人的重要高級家俱漆器產業,深受消費者喜好,並賺取龐大的外匯在案,埔里鎮堪稱臺灣天然漆的故鄉。可惜因時代變遷、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,讓臺灣漆產業沒落。〝龍南天然漆博物館〞是臺灣碩果僅存的漆產業,百年博物館歷經徐家六代人...
